王子阳、王永章,还是1007?写在《731》观影后
国庆档过去两周,我刷完片回家,手机推送第一条就是日本右翼在推特刷“电影不实”。
国庆档过去两周,我刷完片回家,手机推送第一条就是日本右翼在推特刷“电影不实”。
我们部队大院这次赶早,9月19日晚在院里的大礼堂播放了该片。偌大的地方,坐满了人,电影提前放映,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,四周围安静极了。电影里也静得可怕,阴森森的地方,间中只有几个穿白大褂的匆匆走过。
在电影《731》中,王子阳是一个没出现,但都却是一位幕后抗日英雄人物。电影的主角,就是由姜武扮演的小贩王永章,冒用抗日英雄王子阳之名,只为换取一口红薯,却跌入731特设监狱的深渊。
当电影《731》于 9 月 18 日如期登陆院线,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与巨大争议的作品,并未因题材的严肃性而遇冷,反而以首日3. 45亿元票房、排片占比超 70%以上的强劲表现,成为市场焦点。虽然有人骂它“叙事混乱”“风格割裂”,将其与《南京!南京!》的深刻
平时写的文章大多会同步发知乎,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电影《731》的文章——《中为什么姜武自称王子阳?中马城与731有什么关系?》和《难看?不一定》。
首先为电影的魄力点赞,为什么会这样呢?那是因为电影太有胆了,对历史的黑暗面,电影没有藏着掖着,而是原原本本地把中国人民被731部队残忍迫害的那段血泪史,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银幕上。
《731》这部电影因各方面原因影响吧,上映之后票房虽一路飘红,但争议也非常大...
在电影《731》中,王子阳是一个没出现,但都却是一位幕后抗日英雄人物。电影的主角,就是由姜武扮演的小贩王永章,冒用抗日英雄王子阳之名,只为换取一口红薯,却跌入731特设监狱的深渊。
抛开爱国因素,电影《731》的口碑实在不能算好。故事的主线有些俗套,叙事方式又因剪辑过多而陷入混乱模式。这让很多人在观影之后,除了失望还留下了不少疑惑不解的问题。导演想表达战争的残酷,也想表达对战争的反思。但是由于审核制度的因素,影片对两者的表现都没有得到观众
去电影院的路上,秋雨以执拗的节奏敲打着伞盖,豆大的雨点裹挟着高原特有的冷冽,时而飘砸在脸上,让人感到一阵寒意。秋雨绵绵,仿佛为那段无法干涸的历史持续低泣。也似乎暗示着我观看《731》电影那可能的冷峻氛围和低沉、悲愤的情绪。
尽管猫眼方面预测该电影的最高票房将定格在14.84亿,但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再过几天就要步入十一黄金周了,到了那时,分分钟钟突破20亿都是极有可能的。
日军所谓的放实验体自由就是实验体在卫生的环境中,吃营养丰富的食物,达到实验需要的健康标准,被带去做活体实验。每次有人自由,都有花魁带路,花魁就代表死亡,看过电影七三一的人,以后只要看到这个日本的代表性人物形象,就会想到七三一的残忍和日本人的虚伪。举个不太恰当的
目前,《731》的豆瓣还未开分,而到了外网,这部用“爱国牌”让无数国内观众甘愿买单的电影,口碑直接翻车了。
电影《731》一上映,便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,这部直面历史黑暗、将731部队惨绝人寰的罪行赤裸裸呈现于大银幕的作品,本应收获敬意与掌声,却意外陷入了一场无端的差评风波。
最离谱的差评说:“关押中国人的牢房居然贴瓷砖,日军还用抽水马桶,这分明是洗白侵略!”可但凡动动脑子想想——日本人要是真把俘虏当人看,会往他们身体里注射鼠疫杆菌?会活体解剖孕妇?
《731》这部电影因各方面原因影响吧,上映之后票房虽一路飘红,但争议也非常大...
先讲讲这部电影的剧情。故事发生在1945年,在日本快要投降的前夕,德国五月份投降,为了挽救必将失败的侵略他国的耻辱国家战略。日本731部队在东北哈尔滨抓住一些中国人(占多数)和小部分苏联人用来研发生物武器。男主(姜武扮演的)王永章是一个净水器推销员,被抓进73
最近很多亲朋好友都去看了电影《731》,不少人看完之后,那心情久久都平复不了,这部电影特别敢拍,它没有对那段黑暗历史遮遮掩掩,而是原原本本地把咱中国人民被731部队残忍迫害的过往,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大银幕上。
近日电影《731》登上大银幕,引发了观众的热议,这部电影呈现真实历史,让观众直面历史的黑暗时刻,将731部队那些令人发指、惨绝人寰的罪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首先为电影的魄力点赞,为什么会这样呢?那是因为电影太有胆了,对历史的黑暗面,电影没有藏着掖着,而是原原本本地把中国人民被731部队残忍迫害的那段血泪史,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银幕上。